服務熱線
13761613451
18916735302
為了切實實現碳減排目標,“十三五"時期國家應梳理出更加明確的碳減排行動計劃,施策。通過總結近兩年來的調研,結合能源業內人士的討論,認為今后五年需要提出以下十項明確、具體的,可衡量、可落實、可監督,有實際效果的碳減排措施。
一是提高煤炭洗選率。
目前中國的原煤入選率為56%左右。按照“十二五"規劃,2015年中國的煤炭洗選率目標為65%以上。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到2017年將原煤入選率達到70%。許多沒有洗選的煤炭直接進入發電領域,雖然原料的成本較低,但是給現代發電技術帶來了沉重的排放壓力和治污成本。根據今后氣候變化壓力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必須從源頭抓起,從嚴抓起,全面提高入選率,并通過強制措施,迫使發電企業使用洗選煤,通過內部調整和政策補貼,消化較高的原料成本,必將為實現高碳能源低碳排放,減少煤炭環境污染,提高綜合利用程度,帶來巨大的整體效益。
二是以節能促減排。
目前中國的燃煤供電煤耗大體維持在320克/千瓦時。然而,2014年9月公布的《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國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到2020年,現役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時。在這一供電煤耗水平上,難以推廣諸如CCS或CCUS等碳減排技術措施,因為這些技術應用將大幅回升能耗和投資成本。因此,必須將目前煤電企業的供電煤耗下降到一個較低的水平,使CCS項目成為可行。根據作者調研,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目前的270多克/千瓦時的供電煤耗是全行業的實踐和水準。而其研發成功的251工程,將為二氧化碳減排提供良好的節能基礎。一旦上馬,繼而向全國推廣,將為今后五年煤電產業的節能減排帶來一場大革命。
三是循環利用。
在高耗能工業部門,特別是大型企業,推動各種能源之間的循環利用和余熱余能利用具有重大意義。這一循環利用也一直是一些大型循環經濟企業應對目前產業蕭條局面的成功經驗。但是,這些經驗是中小企業難以跟從的。為此,需要在今后的五年力,大力推動企業重組,走大型化道路,走園區化道路,走聯合節能的道路。只有這樣,就能為綜合節能和減排帶來綜合效益。
四是科學發展可再生能源。
中國將積極推動綠色店里調度,優先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高能效、低碳排的化石能源發電。除了繼續發展和優化風電和光伏發電外,今后需要總結新能源的發展經驗教訓,有效推進光熱的發、儲、輸電力、生物質發電潛力以及地熱利用。到2020年僅光熱發電可形成5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
五是發展內陸核電。
正如本報告所調研分析的,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20%的目標需要大力發展核電,并從目前的2%提高到6%的水平。而從未來五年看,沿海核電建設空間已經沒有空間,而且地區能源替代也需要將核電從沿海向內陸方向擴展。尤其是向兩湖一江等內陸區域發展江有效替代那里的燃煤發電。到2020年全國核電規模達到53GW,超過一般的裝機容量江部署于內陸地區。這一清潔能源的替代作用對于碳減排起到zui直接的作用。
六是清潔燃料替代。
在交通和建筑等能源消耗部門,大力推動無碳動力驅動和低碳綠色建筑。其中,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技術是實現交通領域燃料革命的重大突破。到2015年,國內的電動汽車將難以達到50萬輛的“十二五"規劃目標。但是,隨著汽車電池續航能力的突破300公里,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配套跟進,將為電動汽車(包括增程式混和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預計到2020年電動汽車達到500萬輛有了政策支持的良好環境。2016年制定完成下一階段載重汽車整車燃油效率標準,2019年實施;再考慮到天然氣汽車和甲烷汽車的發展,我們預計到2020年燃油替代可達5000萬噸左右。在建筑領域,2015年9月中美氣候變化協議要求,到2020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50%,將為建筑節能減排帶來巨大的效應。
七是改造公共交通運輸系統。
除了交通工具節能減排外,交通道路的改善和交通管理的合理化和智能化,電氣化公共交通體系的建立與發展,無形中必然對節能減排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為此,2015年9月,中美氣候變化協議要求,到2020年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30%。
八是綜合節能和產業化節能。
實踐證明,合同能源管理(EPC)不僅已經對高耗能行業具有的吸引力,而且廣泛推廣于所有能源領域,包括在分布式能源(燃氣和可再生能源等)和智能電網。因此,預計,今后五年合同能源管理將迎來更大規模的發展。
九是建立用能權、碳排放權和排污權交易市場,推進市場化節能碳減排。
首先是將能源使用產權化和商品化,與碳排放權和排污權一并,投入市場交易和管理。誰都無權無限制地消耗能源,無限制地索取資源。任何過多過度的索取必將支付累加的成本,相反節能減排,通過上市交易,必將收到應有的合理的市場回報。目前,中國已經向外界宣布,2017年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體系,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部門。今后五年,用能權和排污權交易市場也將相應地建立。
十是碳回收利用。
碳排放的結果一部分由自然界稀釋,或靠森林蓄積來吸納,一部分需要由人類自身取收集、儲存和再利用。因此,今后CCUS更加受人關注。目前,比較認可的做法是在油田開發中將收集的二氧化碳注入油氣藏,一方面便于碳保存,另一方面作為驅油增產措施。美國的實踐證明,注二氧化碳具有良好應用前景,使現有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0-15%,而新一代二氧化碳驅油技術還進一步提高到30%以上。看來,這一綜合利用技術是未來五年我國應該加以試驗和推廣的重大措施。此外,國家也推動利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水率的示范項目。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上一篇 : 廣州新增三類13項污染物監測能力
下一篇 : 分析儀器設備發展大 前市場規模已超8億元